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,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,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,以持续改进为运行模式的一套管理体系。
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、持续的、全面的、全过程的、全员参加的、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,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、设备无故障、系统无缺陷、管理无漏洞,进而实现人员、机器设备、环境、管理的本质安全,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,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、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。
本质安全管理定位为:是符合中国国情的,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,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,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、管理措施为基础的,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、更科学、更系统的管理,使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,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。
在体系运行过程中,文件起着规范、指导、培训、证实等作用。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,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:
1)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,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;
2)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,并再次审批;
3)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;
4)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应文件的有关版本;
5)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、易于识别;
6)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,并控制分发;
7)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,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,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。
记录是提供管理过程、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证据,具有追溯、证实的作用。记录应保持清晰、易于识别和检索。应编制将记录形成文件的程序,以规定记录的标识、贮存、保护、检索、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。